
文在寅訪華將是中韓建交25周年新的起點?
韓國企業進軍中國市場面臨什么困難?
韓國與中國在哪些領域將建立更加緊密關系?
中國可能成為主導第四次產業革命的國家?
未來中韓兩國如何守望相助?
以下是文字實錄:
鄭光泳:
中國估計會成為主導第四次產業革命的國家
中國發展得好了韓國才能發展得好
韓國發展得好對中國經濟也有貢獻
全新的中韓25周年
環境 汽車零件 消費品 電商
一帶一路
中國制造2025
互聯網+
在供應鏈 供給網絡方面建立更加緊密的關系
現在中國市場正在改變
第一部分:2017中韓經貿合作交流會
Q:“2017中韓經貿合作交流會”將創造哪些機會?
文在寅訪華將是中韓建交25周年新的起點?
鄭光泳:
本次中韓經貿合作交流會是以文在寅總統訪華為契機,為了將過去中韓兩國25年間所建立的各種合作領域得以更深層次地擴大而準備的一次契機。在全新的中韓25周年轉折點上,我們為了再次擴大中韓兩國間各領域的發展,而企劃了本次活動。
韓國的環境、汽車零部件、消費品、電商相關的170家企業,以及500余家中國企業參加了本次活動。這是包含商務洽談還有相關論壇的一個活動,我們還和京東簽署了合作備忘錄。
中國(頒布了)各種各樣的促進內需的政策,我們也會積極響應這些政策,在京東或網易考拉,使許多韓國消費品產品入駐(這些平臺),通過這些平臺更加靠近中國的消費者,我們想提供這樣一次契機。
Q: 結合中國特色 如何尋求合作機遇?
鄭光泳:
現在中國在推進“中國制造2025”,(為了讓)韓國與中國的在零部件等供應鏈,這種供應關系上建立更緊密的關系,我們這次設立了相關的Global Partnering洽談會活動,比亞迪、長春一汽等中國汽車企業也來參加,尋求和韓國的電動汽車零部件等企業的合作。所以”一帶一路“、還有中國制造2025、互聯網+,像這些政策,還有中國最重要的就是環境,比如說在減少大氣污染、水質污染,還有全面進入小康社會的政策環境下,我認為通過這次機會,可以找到韓國企業能活躍發展的領域。
第二部分:中韓企業交流
Q:韓國企業進軍中國市場面臨什么困難?
鄭光泳:
首先隨著中國的人工費用 經營成本的上漲,過去在中國制造后再出口海外的企業,現在面臨著各種困難。還有一個就是現在中國市場在改變,過去是出口市場,現在變成內需漸漸壯大的市場,在適應流通網絡,還有各種新的關系等方面,這些都成了韓國企業所面臨的問題。
我們KOTRA從化妝品進軍中國市場面臨的認證問題開始,到最近中國政府不是正在加強對環境的管制嘛,將原來的設備換成環境保護型設備方面,(KOTRA)準備了各種各樣的咨詢方案,還有對于中國新興發展領域等,我認為需要提高(相關能力)去適應這些領域出現的問題。
Q:韓國與中國在哪些領域將建立更加緊密關系?
鄭光泳:
過去我們是以傳統產業為主, 還以促進合作支持為主?,F在對中國的新的變化,環境,還有中國的養老產業,因為中國的老齡人口越來越多,針對這些問題的養老產業、環境、內需領域,還有中國的各種各樣全新的體系變化,我們找到可以適應的,還有我們可以參與的領域,像”一帶一路“等,(韓國企業)在這些領域上我們可以更深入推進,今后在擴大投資、服務領域的交流方面,我們有計劃集中力量進行這方面的支持。
第三部分:兩國未來的合作
Q:中國可能成為主導第四次產業革命的國家?
鄭光泳:
第四次產業革命時代中最重要的就是融復合,特別在比如說像摩拜、滴滴打車、Fintech(金融科技),在這些領域與創業創新相連接,(所以)我認為中國有可能成為主導第四次產業革命的國家,特別是因為中國消費市場逐漸變大,我們這次活動有文化內容、醫療、環境設計等服務領域的公司參加。還有就是在12月20日之前,會進行有關中韓投資、服務行業的FTA后續協商,所以今后我們會根據這些情況加大對于服務投資領域的支持。
Q:未來中韓兩國如何守望相助?
鄭光泳:
中國發展得好了韓國才能發展得好,韓國發展得好對中國經濟也有貢獻,昨天我們總統是這么說的。所以兩國間的這種交流得以擴大,以及各種產業或服務領域的交流得以擴大,今后像過去中韓25周年一樣,嶄新的25周年會是更加密切合作的新的開始,我相信這次肯定會成為一次非常好的契機。